|
 |
 |
 |
Taiwan人事地物 > 目錄分類 | 最新Taiwan人事地物 | 一覽表 | 元素分析 | 交叉比對 | 聖嚴法師
Taiwan人事地物 相關分類 >
台灣人物
(23) |
| |
| | | |  | 聖嚴法師 |
時空 | 1930-01-03~2009-02-03 | 英文 | Master Sheng Yen |
檔案資料 Profile | 出處 |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 網址 | 網址 | 簡要 | 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實修實學的教育家、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建設淨土的人間導師-聖嚴法師 | 類/目/科/條 | 人類 People/宗教 Religion/佛教 Buddhism/法鼓山 Dharma Drum Mountain 聖嚴法師 元素分析 |
|
| | Taiwan人事地物說明 釋聖嚴、或尊稱為聖嚴法師(1930年)法鼓山的弟子信眾尊稱為「師父」,俗名張保康,生於江蘇省南通縣,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聖嚴法師是一位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 是一位實修實學的教育家 更是一位集人本、人文、人道主義於一身的 佛教弘法大師
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 聖嚴法師,民國十九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的一戶農家,俗姓張,十三歲在故居的狼山廣教禪寺出家,當時他的學歷只是小學四年級。他在上海的寺院做過經懺佛事,也在佛學院讀了二年的書。民國三十八年他到了台灣 , 服役十年後 , 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 。
小沙彌時期的聖嚴法師,已深深體會到佛法是這樣的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樣的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的少,其根本原因在於弘揚佛法的人才太少。因此,當他二度出家後,遂往高雄美濃山區潛修六年,勤研經藏,並完成九種著作,奠定日後弘揚佛法的基石。為了造就更多高層次的弘法人才,興辦教育的宏願油然而生,並以三十九歲高齡,毅然遠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在短短的六年之間,他完成了文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從東方到西方 民國六十四年:聖嚴法師完成博士學位之後,首先應邀回國出席第四屆海外學人國建會。隨後應邀赴美弘化,先後擔任美國佛教會董事、副會長、紐約大覺寺住持、駐台譯經院院長。 民國六十七年:晉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 。 民國六十七年:應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及佛學研究所所長。亦曾擔任東吳大學及輔仁大學的教授。 民國六十八年:在美國創立東初禪寺,又名禪中心 。 此後,聖嚴法師經常在亞、美、歐洲等地著名學府及佛教社團宣揚佛法,不遺餘力。 民國七十四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民國七十八年:開創法鼓山。
實修實學的教育家 民國七十四年,聖嚴法師重建中華佛教文化館,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 同時擴建農禪寺 。 聖嚴法師是一位實修實學的近代高僧。他除了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確的禪修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每年在亞、美、歐洲等地主持禪七、佛七,更以學術性或通俗性的文字弘揚佛法,迄今已出版中、英、日文著作共約八十餘冊。 法師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所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到民國八十五年止,已招收十六屆學生,有多位畢業生取得國外著名學府的博士學位回國服務。 此外,法師也是國際佛教學術界知名學者,經常應邀出席各項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自民國七十九年起,他每二至三年召開一次中華國際佛學會議,集合世界各國傑出的佛學學者,共同討論如何將傳統的佛教落實到現代社會中,冀望以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導正日益頹廢的社會風氣。
籌建法鼓山 由於中華佛學研究所及農禪寺的各項教育事業、弘法事業以及文化事業,推展迅速,場地已不敷使用,遂於民國七十八年覓得了台北縣金山鄉一塊環境優美的山坡地,命名為「法鼓山」,計劃興建一座世界性的修學中心,包括佛教的教育、學術研究、修行、弘化、安養等各種設施。 聖嚴法師的悲願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歡迎您來共同參與,俾能如期完成。
聖嚴法師的遺囑-寂滅為樂 聖嚴圓寂 2009/02/03
一、出生於1930年的中國大陸江蘇省,俗家姓張。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禮請一至三位長老大德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荼毘、植葬等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輓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懇辭花及輓聯,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淨緣。
二、身後若有信施供養現金及在國內外的版稅收入,贈與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及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我生前無任何私產,一切財物,涓滴來自十方布施,故悉歸屬道場,依佛制及本人經法院公證之遺囑。
三、凡由我創立及負責之道場,均隸屬法鼓山的法脈,除了經濟獨立運作,舉凡道風的確保、人才的教育、互動的關懷及人事的安排,宜納入統一的機制。唯在國外的分支道場,當以禪風一致化、人事本土化為原則,以利純粹禪法之不墮,並期禪修在異文化社會的生根推廣。
四、法鼓山總本山方丈一職,不論是由內部推舉,或從體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擔任,接位之時亦接法統,承繼並延續法鼓山的禪宗法脈,亦不得廢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為永式。佛說:「我不領眾,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團精神中心,督策僧團寺務法務僧斷僧行,依法、依律、依規制,和樂、精進、清淨。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經出版刊行發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經我覆閱的文稿,為免蕪濫,不再借手後人整理成書。
六、在我身後,請林其賢教授夫婦,將我的「年譜」,補至我捨壽為止,用供作為史料,並助後賢進德參考。故請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物了。
七、我的遺言囑託,請由僧團執行。我的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
八、僧俗四眾弟子之間,沒有產業、財務及權力、名位之意見可爭,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種環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諸賢各自珍惜,我們有這番同學菩薩道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曾在無量諸佛座下同結善緣,並將仍在無量諸佛會中同修無上菩提,同在正法門中互為眷屬。
九、在這之前本人所立遺言,可佐參考,但以此份為準。
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
荼毘大典-獅頭山勸化堂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荼毘大典在2009-02-08下午3時於頭份鎮獅頭山勸化堂舉行,將遵照聖嚴師父遺願不撿法身舍利,如果火化後真有法身舍利,將會磨成灰一起植葬於金山。 荼毘 (注音:ㄊㄨˊ ㄆㄧˊ) 同荼毗,梵語 Jhapita的音譯。意為火葬。
植葬-法鼓山生命環保園區 2009-02-15,聖嚴骨灰將植存在法鼓山植葬公園「生命環保園區」,不築墓也不立碑。 植葬:裝在五個環保紙袋的骨灰,分別放進竹林內五個直徑約十公分、深兩公尺的洞中,再放入花朵、覆土,象徵融入大地。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在法鼓山山門附近的小山頭,四百多坪的土地由法鼓山捐贈給縣府。是國內首座非墓地、不分國籍、宗教信仰、也不立碑、不祭拜的環保自然葬骨灰植存園區。 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簡介
法鼓山總本山方丈 法鼓山第二任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自2006-09-02接任,今年也將任期屆滿。 依照「法鼓山寺組織章程」,方丈敦聘是以採民主方式遴選,由法鼓山僧團大會全體會員同意而敦聘,任期為3年,連選得連任2次。
照片:http://sanghau.ddm.org.tw/page_4.htm
|

Tags
| 美濃 , 獅頭山 , 教會 , 菩提 , 狼 , 鼓勵 , 法師 , 博物館 , 佛教 , 學者 , 額 , 吳 , 高雄 , 教育 , 宗教 , 社會 , 職 , 傳統 , 國際 , 大學 , 書 , 文化 , 台北 , 蓮 , 末 , 火 , 象 , 竹 , 落 , 石 , 中國 , 百 , 風 , 林 , 門 , 民 , 心 , 經 , 寺 , 金 , 根 , 台灣 , 直 , 子 , 山坡地 , 性 , 海 , 小 , 植 , 長 , |
編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