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Taiwan人事地物 > 目錄分類 | 最新Taiwan人事地物 | 一覽表 | 元素分析 | 交叉比對 | 陳澄波
Taiwan人事地物 相關分類 >
台灣人物
(23) |
| |
| | | |  | 陳澄波 |
檔案資料 Profile | 出處 | 維基百科 | 網址 | 網址 | 簡要 | 台灣著名畫家。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在二二八事件中不幸罹難 | 類/目/科/條 | 人類 People/藝術 Art/畫家 Painter/嘉義 陳澄波 元素分析 |
請點選小圖 |  | 嘉義街外/1926 | 夏日街景/1927 |
|
| | Taiwan人事地物說明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著名畫家。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這是台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其後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因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往嘉義機場協商,於3月25日上午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槍斃後,懸屍示眾三天,享年52歲。
陳澄波出身嘉義,母親早故,父親陳守愚為中國清朝之秀才,受聘在外為私塾老師。陳澄波從小由祖母帶大,由於家境清寒,先進私塾讀漢文,13歲才進公學校讀書,後來又到臺北市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即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就讀。由陳澄波留下的日記中,可以看到他自幼就有「立大志、做大事」的企圖。在台灣的日治時期,畫家有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地位與榮寵,在當時入選帝展總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繪畫成了台灣人揚眉吐氣的最佳方式。於是陳澄波的理想便是成為一名大畫家。
在陳澄波上臺北入國語學校的第一年,著名的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仍在該校兼課任教,故陳曾在石川的指導下,受過基本的寫生訓練與水彩技法。陳在畢業以後返鄉任教,也曾帶領學生到郊外去寫生。
1924年,陳以將近三十歲的高齡考入當時畫家的聖殿 --- 東京美術學校 --- 的圖畫師範科就讀,是早期留學日本的台灣學生之一。1926年,他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覽的第一人。繪畫燃燒著他的高昂的生命,他說,「一個以藝術創作為己任的人,若不能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死,還能夠算是個藝術家嗎?」。他一生最崇拜的藝術家,正是梵谷,家中兩本關於梵谷的傳記和書信集,被他用紅筆畫了又畫。
偉大的藝術家生死在劇烈變動時代
- 1895/02/02 (陳澄波出生時是清朝台灣人) 陳澄波在嘉義出生,由於母親早故,父親陳守愚為中國清朝之秀才,受聘在外為私塾老師。陳澄波從小家境清寒,由祖母帶大。
- 1895/04/17 (兩個月大的陳澄波是清朝戰敗後的準日本台灣人) 因於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 今下關) 春帆樓簽訂了《 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
- 1895/05/25 (三個月大的陳澄波是臺灣民主國的台灣人) 台灣民主國正式成立,號永清。台灣官員反對割讓,台灣巡撫唐景崧與丘逢甲等人以「全臺紳民」的名義發電:「臺灣已為清廷棄地,百姓無依,唯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洋屏蔽。」於5月23日發布「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
- 1895/06/04 (四個月大的陳澄波是臺灣民主國亡國的台灣人) 唐景崧與丘逢甲棄職前往淡水,6日渡海內渡中國,部分史學家,將此日定為台灣民主國的亡國日。
- 1895/06/17 (陳澄波是日本始政但是還控制不到的台灣嘉義人) 6月17日:日本的台灣總督府在台北舉行「始政典禮」,不過其實當時日本人僅控制基隆、滬尾(今淡水)及台北三地。
- 1895/10/15 (八個月大的陳澄波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 日軍佔領嘉義。
- 1895/11/18 (不到一歲的陳澄波變成是日治時期的台灣日本人) 日本台灣總督府宣告:「全島悉予平定」。
時光匆匆...
- 13歲的陳澄波才進公學校讀書,後來又到臺北市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所謂的國語就是日語)
陳在畢業以後返鄉任教,也曾帶領學生到郊外去寫生。
- 1912/02/12 (十八歲的陳澄波返鄉嘉義任教的日本台灣年輕藝術家) 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同年2月12日,清帝溥儀在北京發佈《退位詔書》:「將統治權歸諸共和立憲之大中華民國」。
歲月如梭...時代背景如下 日治時期,畫家有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地位與榮寵,在當時入選帝展總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繪畫成了台灣人揚眉吐氣的最佳方式。
- 1924 (三十歲的陳澄波是早期留學日本的台灣學生之一) 陳以將近三十歲的高齡考入當時畫家的聖殿 --- 東京美術學校 --- 的圖畫師範科就讀,是早期留學日本的台灣學生之一。
- 1926 (三十二歲的陳澄波是揚名日本的台灣畫家) 他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覽的第一人。
- 1945 (陳澄波又將進入劇烈變動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戰敗無條件投降,向美中等盟國移交戰爭中的佔領區。
- 1945/08/15 (五十歲的陳澄波是不再是日本的台灣人) 戰敗國日本由美國接管。
- 1945/10/25 (陳澄波變成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台灣人) 陳儀被蔣介石指派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負責全台事務。
- 1947/02/28 二二八事件,台灣於1947年2月至5月間發生的大規模流血事件。
- 1947/03/25 五十二歲的陳澄波因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往嘉義機場協商,於3月25日上午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槍斃後,懸屍示眾三天,享年52歲。
-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失利,迫遷台灣;此時事實上進入兩岸分治的未定狀態。
- 2002年,陳澄波所畫的〈嘉義公園〉,在香港的拍賣場以高於估價四倍的5,794,100港元(26,073,450台幣)成交,創下臺灣前輩油畫家最高價記錄。
|

Tags
| 秀才 , 畫家 , 基隆 , 理想 , 兩岸 , 日語 , 澎湖 , 基本 , 台北市 , 老師 , 創作 , 嘉義 , 教育 , 藤 , 幣 , 職 , 藝術 , 大學 , 李 , 淡水 , 書 , 中華民國 , 臺灣 , 第一 , 維基百科 , 彩 , 洋 , 門 , 石 , 中國 , 馬 , 香 , 台灣 , 紅 , 海 , 小 , 長 , |
編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