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觀察對象 > 目錄分類 | 最新觀察對象 | 一覽表 | 科學(物種)分類 | 交叉比對 | 黑翅螢
觀察對象 相關分類 >
昆蟲
(45) |
| |
| | | |  | 黑翅螢 |
大小尺寸 | 體長0.9-1.2cm | 英文名 | Firefly |
檔案資料 Profile | 學名 | Luciola cerata Olivier,1911 | 俗名 | 螢火蟲 | 界/綱/目/科/屬 | 動物界 Animalia/昆蟲綱 Insecta/鞘翅目 Coleoptera/螢科 Lampyridae/熠螢屬 Luciola 黑翅螢 科學(物種)分類 | 形態特徵 | 頭部黑色,觸角黑色11節,前胸背板橙黃色,小楯板橙黃色,翅鞘黑色,各腳黃褐色,脛節以下黑色。雌雄外觀近似,雄蟲發光器為2節,雌蟲發光節一節,雄蟲腹面黑色,雌蟲腹面橙黃色具黑色斑紋。 | 生態習性 | 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3-5月出現,夜間發出黃綠色的光尋找配偶,數量多時十分壯觀。 | 分布 | 台灣。 |
請點選小圖 2010-05-02 更新 | 背面-雄 |
|
| | 觀察對象說明
科學分類-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壽命 幼蟲壽命長達10個月,成蟲壽命只有20天而已。 「蜘蛛」是螢火蟲成蟲的頭號天敵。
發光反應 發光反應的反應式如下所示,螢光素,ATP(三磷酸腺苷)和氧氣,在熒光素酶和2價鎂離子的催化下產生右邊的氧化熒光素(oxyluciferin),焦磷酸,二氧化碳,併發出黃綠色的熒光)。
螢火蟲 螢火蟲發光是為了交配。就是信號也是變化多端的,有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雌性蟲有發光器官,而有些種則雙方都有。有些種類的光是一閃一閃的,有些則是持續發光。這種信號是因種而異的,在長度和節律上都有所不同。北美的Photinus pyralis,雄性蟲也有發光器官,雌雄識別的關鍵是雄蟲在接收到雌蟲光信號後兩秒鐘應答。而在另一些種類裡面,這些甲蟲會與周圍的間斷光信號同步,從外面看起來,整個樹叢或森林就在同步閃光了。
發光原理 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熒光素酶。熒光素能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當氧化熒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甲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參考:
|

Tags
| 甲蟲 , 節肢動物門 , /鞘翅目 , 蜘蛛 , 森林 , 天敵 , 橙 , 壽命 , 中海拔 , 火 , 習性 , 維基百科 , 黃色 , 生態 , 雌 , 分布 , 昆蟲 , 熱 , Animalia , 台灣 , 樹 , 山 , 小 , 子 , 長 , |
編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