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觀察對象 > 目錄分類 | 最新觀察對象 | 一覽表 | 科學(物種)分類 | 交叉比對 | 觀音竹
觀察對象 相關分類 >
竹
(20) |
| |
| | | |  | 觀音竹 |
大小尺寸 | 稈高100-300cm(1-3m),直徑 1~4.3cm | 英文名 | Hedge Bamboo |
檔案資料 Profile | 學名 | Bambusa multiplex | 俗名 | 蓬萊竹、孝順竹、掃把竹、石角竹 | 界/綱/目/科/屬 | 植物界 Plantae/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禾本目 Poales/禾本科 Poaceae 竹亞科 Bambusoideae/刺竹屬 Bambusa 觀音竹 科學(物種)分類 | 形態特徵 | 常綠灌木,樹幹叢生,葉片深綠色,葉柄細長光滑,兩側邊緣具有細鋸齒。 | 生態習性 | 喜歡溫暖或高溫。防風、觀賞及綠籬用,可製傘骨、手工藝品。6-9月發筍期。 | 分布 | 原產地中國華西。分布東南亞中南半島,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 | 發現地 | 低海拔山坡地、農村 |
請點選小圖 2014-07-14 更新 |  2010-01-26 更新 | 叢生竹,其地下莖連接合軸成密集團狀並聚集成叢的成長 | 主枝較粗長,數枝簇生 |
|
| | 觀察對象說明 叢生竹類的一種。竹子的稈根莖側芽可長出來新竹枝葉,聚在一起。看起來一叢一叢的。 學名:Bambusa multiplex Raeusch. var. multiplex
 叢生竹類的特色:地下莖短縮,竹稈密集叢生。 例如:蓬萊竹、刺竹、麻竹、長枝竹、綠竹、鳳尾竹、慈竹、綿竹 器官再生能力強,竹稈和枝條上大多具有隱芽。
 葉:葉形,廣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葉片修長(長6-20cm,寬1-2cm)。 簇,一簇有5~20枚,多片聚集成扇子的形狀。 葉背面,粉白色。葉脈,側脈5-7。 葉緣,具細鋸齒,或一邊鋸齒不明顯。
 葉耳,顯著,上端叢生鬚毛。葉舌,截狀,毛齒緣。葉鞘,疏生有毛。
 節:節間長15~30cm,直徑1~4.3cm。 竹幹是修長細稈狀。
 節凸起長許多簇生分枝,小枝長30~40cm。 竹幹叢生。
 籜:革質,表面平滑無毛。籜葉,薄,闊三角形,銳尖,通常左右不相稱,全部包覆籜頂。 籜舌,截形。籜耳,不具籜耳。 籜[ㄊㄨㄛ 四聲]
 稈高1~3公尺,樹梢隨風輕拂藍天白雲。
 供為防風、觀賞及綠籬用。 即使是一片枯掉的蓬萊竹, 仍具有竹籬的功能與觀賞的雅趣。
花:呈淡黃色,從竹實節籜間吐出,花蕊呈細長片狀,著生於細枝頂,量有20片左右。 果:穎果,橢圓或長橢圓形。
蓬萊竹-觀音竹: 不知道它是「蓬萊竹,俗名觀音竹」,還是「觀音竹,俗名蓬萊竹」? 但它的屬名是刺竹屬 Bambusa,並不是蓬萊竹屬 Arundinaria,如果稱它蓬萊竹,可能讓人混淆 Bambusa 的中文名稱。在科學分類上,習慣它是觀音竹比較恰當。
學名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1797 taibif.tw 台灣生物多樣化入口網 稱 Bambusa 為 刺竹屬,Arundinaria 為 蓬萊竹屬。「觀音竹,俗名蓬萊竹」 plant.tesri.gov.tw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稱 Bambusa 為 蓬萊竹屬,Arundinaria 為 青籬竹屬。「蓬萊竹,俗名觀音竹」
|

Tags
| 鳳尾竹 , 觀音竹 , 蓬萊竹 , 長枝竹 , 手工 , 刺竹 , 竹子 , 麻竹 , 白雲 , 孝 , 淡黃色 , 綠竹 , 新竹 , 禾本 , 簇生 , 村 , 披針形 , 根莖 , 葉形 , 禾本科 , 溫暖 , 三角 , 藍 , 分布 , 習性 , 籜 , 灌木 , 生態 , 單子葉植物 , 山坡地 , 風 , 石 , 心 , 橢圓形 , 半 , 口 , 中國 , 台灣 , 直 , 毛 , 海 , 樹 , 低海拔 , 植物界 , 小 , |
編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