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觀察對象 > 目錄分類 | 最新觀察對象 | 一覽表 | 科學(物種)分類 | 交叉比對 | 大螳螂
觀察對象 相關分類 >
昆蟲
(45) |
| |
| | | |  | 大螳螂 |
大小尺寸 | 體長7-9.5cm | 英文名 | Grand Mantis |
檔案資料 Profile | 學名 | Tenodera aridifolia | 俗名 | 螳螂 | 界/綱/目/科/屬 | 動物界 Animalia/昆蟲綱 Insecta/螳螂目 Mantodea/螳螂科 Mantidae/大螳螂屬 Tenodera 大螳螂 科學(物種)分類 | 形態特徵 | 體色綠色或褐色,身體細長但通常翅膀下緣都是綠色或黃綠色,頭部呈倒三角形,複眼大,具咀嚼式口器,前腳發達呈鐮刀狀,下緣具尖銳鋸刺。 | 生態習性 | 棲息地為田野,林緣的草地與灌叢等環境。 | 分布 | 台灣 | 發現地 | 低海拔山坡地.PM5:38 |
請點選小圖 2009-10-04 更新 |  2009-10-04 更新 | 綠色形若蟲 | 褐色形若蟲 |
|
| | 觀察對象說明 台灣原生種 食物短缺時螳螂會自相殘殺,大螳螂是台灣螳螂中體型最大的。有綠色和褐色兩種,綠色型較常見。
台灣螳螂中體型最大

光線 夜晚出現螳螂眼睛會隨著光線改變成黑色,再暗的光線牠都能看得清楚。
交尾 有些雌螳螂與雄螳螂交尾時,會吃掉雄螳螂的頭甚至全身以補充產卵所需的蛋白質
卵 雌螳螂在交尾後不久即產卵,分泌一種海綿狀的物質包住這些卵,以免被鳥類或其他昆蟲捕食,這個海綿狀的物質叫做「螵蛸」。
|

Tags
| 螳螂 , 草地 , 台灣原生種 , 若蟲 , 三角 , 鳥類 , 習性 , 刺 , 生態 , 昆蟲 , 食物 , 雌 , 分布 , Animalia , 低海拔 , 林 , 翅 , 田 , 黃 , 口 , 動物 , 山坡地 , 小 , 中 , 長 , |
編輯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