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淡水魚定義
部份或一生時間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或對鹽度的耐受力較差(只含小於約 0.3% 鹽份的水)中的魚類。 最常用的分類法是依水中鹽份濃度來分成初級淡水魚、次級淡水魚、以及周緣性淡水魚等三類。 [註] 海水的鹽度大約為3.5%
一、初級淡水魚 「初級淡水魚」( primary division freshwater fishes )係指該魚種終其一生都棲息在淡水水域中,佔總全球魚類33.1%,可稱為「純淡水魚」。
- 「陸源性純淡水魚」
台灣地區的大部分鯉科魚類為純淡水魚。在高山森林溪流,例如台灣石賓(魚賓)、鯝魚、高身鏟頜魚、台灣馬口魚、粗首鱲等。平原區溪河,例如羅漢魚、高體鰟鲏、短吻棒花魚等魚。
 台灣馬口魚幼魚 |  台灣石賓幼魚
|
- 「海源性純淡水魚」
因地理而與海洋隔絕的陸封性洄遊魚類,例如台灣櫻花鉤吻鮭、鰕虎科的短吻紅斑吻鰕虎等,也已演化成陸封性的魚種,不過因其為源自迴游或海水域的魚種。
 台灣鮭魚 (台灣櫻花鉤吻鮭)
|
二、次級淡水魚 「次級性淡水魚」( secondary division freshwater fishes )係指此魚種大部分生活於淡水水域中,但偶爾可進入鹹淡水或海水中活動或棲息。 例如:吳郭魚(外來種)、大肚魚(外來種)。
 吳郭魚 |  食蚊魚(雌)
|
三、周緣性淡水魚 「周緣性淡水魚」( peripheral division freshwater fishes )係指此魚種能棲息在海水或鹹淡水域裡,但在其生活史中會游進淡水域中生存,或是進入鹹淡水域中活動,而相似類緣的種類皆緣於海水魚類。包括溯河性魚類、降海性魚類及偶然進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魚。 例如:蛇鰻、白鰻、鱸鰻、叉舌鰕虎、寡鱗鰕虎、鴿鯊、日本禿頭鯊。
淡水魚的其他分類
依生活史遷移特性區分:淡水域迴游魚類(例如:埔里中華爬岩鰍)、河海迴游魚類(例如:日本禿頭鯊)。
 埔里中華爬岩鰍
|
依生殖迴游方向差異區分:朔河迴游產卵魚類、降河迴游產卵魚類、河口區產卵魚類。
魚的構造:
參考:

Tags
| 鮭魚 , 大肚魚 , 台灣馬口魚 , 櫻花鉤吻鮭 , 吳郭魚 , 台灣石 , 台灣石賓 , 台灣石賓(魚賓) , 圖片 , 海洋 , 淡水魚 , 蚊 , 平原 , Primary , 高山 , 森林 , 河川 , 鯉 , 魚類 , 蛇 , 時間 , 鹽 , 虎 , 生態 , 球 , 雌 , 小 , 紅 , 性 , 中 , |
作者管理 觀察報告 編輯 | 觀察報告 分類編輯 (認識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