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馬來人居住。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直接受英國統治。
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 1945年9月12日,日軍宣布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 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 1965年8月9日,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權力分配上意見不合,新加坡被馬來西亞逐出聯邦,被迫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語言
新加坡是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泰米爾語。基於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這只是為了崇拜歷史,實際上85%的新加坡人不會講馬來語。
自獨立以來,新加坡一直採用英語為該國境內的主要通行語,並定位其作「第一語言」。政府機構與不同種族社群之間通用的語言是英語,學校也以英語為主要的教學語。新加坡曾經受英國殖民統治,因此新加坡的英語大多以英國英語做為標準。但是新加坡也有當地的方言 - 新加坡方言英語(Singlish)。
教育
新加坡教育制度類似英國式制度,除了各語文類科外,均以英語為媒介語言。一般修讀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學後能選擇到初級學院、高中或理工學院就讀,前兩者半數以上能升上國內大學。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中國各地區和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升學,令該國成為亞洲的區域教育樞紐。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評為過分依賴制式教材,不鼓勵個人獨立思想空間,強調以考試方式來區別學生素質(升學至上主義),貶低其他的學習方式及職業的貢獻,新加坡本土電影《小孩不笨》即以討論該制度可能扼殺其他新加坡各類型人才發展,及因個人無獨立思考的習慣將無法回應社會變遷挑戰為電影主題。

Tags
| 語文 , 鼓勵 , singapore , 英語 , 新加坡 , 教育 , 電影 , 社會 , 職 , 佛 , 大學 , 李 , 歷史 , 第一 , 斯 , 亞洲 , 米 , 洋 , 馬 , 印度 , 民 , 經 , 半 , 中國 , 直 , 海 , 小 , |
作者管理 介紹編輯 | 介紹分類編輯 ()
|